在即将发售的本作之前,《全面战争》系列一直不怎么被国内玩家所熟悉,总体属于“精品小众”类游戏。
好这一口的玩家们圈地自萌,在小圈子中自娱自乐,一边感慨“全战真好玩”,一边苦恼如何安利身边的小伙伴进全战这个大坑;而三国题材的游戏则长年被光荣所霸占——无论是真三国无双的割草类或是三国志系列的模拟经营/模拟养成类游戏,都一直是陪伴着我们成长的常青树。

而当《全面战争》宣布自己的第十三部作品将以三国为题材时,才让这个游戏系列开始在国内被广泛了解。“哦,原来世界上还有这么一个做模拟兵棋的游戏啊,看起来前作还挺受好评的。”相信这是不少玩家在看完《全战三国》的PV后都会有这样的感慨。
游戏将于5月23日正式发售,在游戏上线之前,笔者特意为大家收集了一些信息,希望能对大家有些帮助。
《全面战争》系列最大的特色是他的玩法——在全战中,玩家可以同时领略SLG类游戏的内政与RTS类游戏的实战这两方面的乐趣。
在大地图上,《全战》系列像是一个轻度版的《文明》+《三国志12》。玩家需要对每座城市进行建设、并升级统一的科技树和政策来提高各项能力。当然,虽然游戏名字叫做《全面战争》,也并非意味着除了战斗以外的东西都不重要。与《文明》系列类似,丰富的外交指令与贸易系统同样是全战系列值得称道的部分,是要远交近攻把身边的威胁早日清除,还是和身边的邻居友好相处?这些都看各位领主的抉择。但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全战》系列的外交系统从来都不是单一的玩家对NPC实施的单方面行为。早在玩家介入外交系统之前,地图上早已派系林立。你对某一势力实施友好的外交政策,很有可能招致他的敌对势力的集体围攻。玩家必须对自己的每一个外交行为深思熟虑,否则很可能会招致自己意料之外的连锁反应。在这套外交系统的基础上,熟读三国历史的中国玩家一定会把天下大势玩得不亦乐乎。
在大地图中,内政也是玩家非常需要关注的部分。持有过多的军队会导致玩家无法负担起军队维持费,保持局局亏损的状态。但军队不够专注于经济又会让国家在面对外敌入侵时毫无抵御能力。因此如何平衡好领土内的“军事行省”和“经济行省”成为了非常重要的一点。另外每位将领都有自己的性格和忠诚度,如果玩家长期让一位渴望上阵杀敌的武将安静的呆在大本营驻守,他可是会造反的哦。每个行省也有自己独立的社会秩序,玩家的税收政策、行省戒律都会对其造成影响,而社会秩序有关系到行省的发展程度,从而决定玩家能不能在这里建造或升级建筑。
显然在《全面战争》的SLG大地图中,游戏一直在不停引导玩家像“一位真正一国之君的方式”进行思考。

当然,与文明不同的是,在全战系列里,除了对兵的培养外,对领主自身与麾下将领的培养也是一个重要的乐趣来源,而不同的玩法也建立在玩家的不同培养上。对领主的培养还可以看作是《文明》系列中的“政策科技树”,对将领的培养则是个彻头彻尾的《三国志》了。以目前《全战》系列的发展趋势来讲,对领主和英雄的培养只会越来越RPG化。在《全面战争:战锤2》中,领主就可以装备铠甲、武器、魔法卷轴、坐骑、还有包括多种战旗在内的各式各样的装备,每个装备都会对领主有不同程度上的增益:有的或许会增益某一方面的属性,有的甚至直接会赐予领主全新的主动或被动技能。在这些多种多样的装备之中,更是有名为“神器”的存在,对领主带来的增益是无可比拟的,但也需要玩家付出许多努力才有机会获得。相信到了《全面战争:三国》中,玩家也能体验到如同RPG游戏一样,看着自己心爱的领主一步步成长起来的快感。

而根据开发者之前透露的消息说,本作为了能高度拟真《三国演义》的感觉,还有个特殊的《三国演义模式》。在这个模式下,武将的个人能力得到了大幅的强化,设计者称在这个模式下,玩家们可以根据游戏剧情写出属于自己的《三国演义》。不知道会不会让“刘阿斗大战诸葛亮”这样的神剧本重现江湖的操作。
当然,既然游戏的名字为《全面战争》,这款游戏的主题自然还是“战、战、战”,外交与内政只是为了更好的准备“战”。实际上,除了剧情模式/战役模式中有特定的任务目标外,其他的模式并没有什么“胜利方式”或是“胜利条件”。一般都是到了特定的年限后游戏结束。
在这里要特别提一下剧情模式或是战役模式。剧情模式曾在全战系列的第十二部作品,也就是《全面战争:大不列颠王座》中缺席,但在《全战三国》中,它又将再度回归,并作为一个比较主要的玩法。相信制作者也和玩家一样,认为这种特定剧本的剧情模式有其特殊的魅力所在。
说完大地图,再说说战斗。在全战中一旦与敌方交战,整个游戏就画风一变,化身为RTS游戏。玩家可以操纵将领,指挥千军万马来实现各种战术。当然,和《星际争霸》或是《红色警戒》这种能操纵到每个士兵的游戏不同。在全战中,玩家操纵的最小单位是兵团,无法做出“散枪兵躲毒爆”这种精密操作。然而即使只能操纵兵团,在玩家手中依然可以完成各种战术,并完成各种以弱胜强的精妙操作。同样,士气的因素也会影响胜负的天平,如何鼓舞士气从来都是古代名将的经典课题,而对玩家来说也不例外。

在《全战》系列的战斗中,兵种相克几乎重现了历史中真实的兵种相克。你可以看到近战步兵团面对弓箭手步兵团的白白牺牲,也可以看到骑兵团冲锋追上弓兵团踩踏士兵的惨状,还可以看到骑兵团面对长矛兵团铜墙铁壁的无力。阵型的安排同样重要,近战步兵前方抗线,远程军团后方主力输出,骑兵团侧翼突破包抄,如何用兵完全取决于玩家。在进阶玩家手里,甚至有斜线阵等各种阵型搭配。同样的一场战斗,你能否合理的使用自己麾下的士兵能让战斗产生从“悲惨失败”到“史诗大捷”的区别。当你合理搭配,以少胜多的时候,也许你会感叹:孔明不过如此。
当然,和SLG的部分一样,全面战争也不是彻头彻尾的RTS游戏——玩家在操纵兵团时可以随时暂停游戏来调整自己的兵团走位。当然,在高难度下暂停功能会被禁用,这让看高手玩这类游戏时显得非常赏心悦目。
再额外说说全战系列的一大美术特点:在SLG的大地图下,交战双方只是两个兵棋在交战。而当玩家进入RTS战场后,看到的都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士兵,在那进行战斗。《全面战争》的缩放尺度是很大的,远的时候你可以一个屏幕把整个战场尽收眼底,近的时候你可以看清自己麾下每一位士兵的脸和武器上的花纹。选中某个兵团按下Insert键,你还可以以类似第三人称射击游戏的视角跟随兵团中的某士兵。在《全面战争:战锤2》中你若是选中炮兵视角跟随,屏幕还会出现准星,你甚至可以真的像TPS那样用鼠标控制向哪里开炮。两个军团战斗的时候也不会是互相的小士兵挤在一起打架,玩家会看到步兵被骑兵撞飞的布娃娃效果,还会看到杀死敌人时的处决动画,这一切都让《全战》的战场显得如此真实,如果再把UI给隐藏的话,那就仿佛在看一场战争电影了。

这段就是用真实游戏内容做的,吕布的铠甲可以说是栩栩如生了
看完精美的画面,再来说说大家关心的配置问题,能流畅玩游戏的最低配置要求不算很高。如果使用独立显卡的话,处理器最低要求为 Intel Core 2 Duo 3.00GHz,内存为 4GB,显卡则为 GTX 650 Ti 或 HD 7850 1GB VRAM——这大约2013年前后的主流机型。而最高配置全开的话,则处理器需要至少Intel i7-8700K,内存为 8GB,显卡则为 GTX 1080 或 RTX 2060。
另一个让玩家们非常在意的是游戏的完成度。原定于2018年秋季发售的《全面战争》因为游戏完成度的原因一度跳票,而在此后官方演示试玩的过程中也曾多次反复出现低级Bug。这对所有期待《全战三国》的玩家来说是泼了一桶冷水,在各大论坛上曾出现过各种“PV欺诈”的声音,而承诺的简体中文与中文语音也迟迟没有露面。不过这一切在4月5日新的试玩视频中有所好转。在4月5日官方发布的试玩来看,之前的Bug似乎都已修正,游戏的完整性也得到了相当的提高,而读者们最为关心的简体中文与中文配音也都已落实。看起来至少从这些层面来说,已经不再是大家拒绝《全战三国》的理由了。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点是,全战系列的庞大DLC和自制Mod向来是它的一大卖点与玩点——这一点与《文明》类似。即将在5月23日发售的初始版本的《全战三国》很有可能剧本/游戏内势力有限,而其它剧本/特殊势力将以DLC方式慢慢增添到游戏中。全战的DLC到底有多庞大呢……举例来说,最近的《全面战争:战锤》与《全面战争:战锤2》的全套DLC在Steam上接近千元,全打折一般也要500元左右。单个DLC的售价在30-60元之间。这些DLC大多是势力DLC,对游戏本身的影响来说并不大,不过对想要玩冷门势力的玩家来说可能需要稍等片刻,比如笔者受《火凤燎原》的影响很大,特别喜欢在《三国志》系列里扮演吕布势力……所以,想要第一时间入手游戏的小伙伴千万要注意自己心仪的势力会不会跟着首发一同登场。毕竟卖DLC是全战系列的老传统了。